网站首页 论坛精选 站内信息 流年运势 风水吉祥物

群经之首道德经八十一章原文与白话解释,长虹大师道德经解读第四部分:道德经第三十一章至第四十章

发布时间:2022/10/20 点击次数:2213


群经之首道德经八十一章原文与白话解释,长虹大师道德经解读第四部分:道德经第三十一章至第四十章

(本文作者是淮南市道教协会副会长,兼茅仙洞清天观秘书长王长虹)


道德经第一章至第十章    道德经第十一章至第二十章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至第三十章 道德经第三十一章至第四十章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至第五十章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至第六十章

道德经第六十一章至第七十章  道德经第七十一章至第八十一章


写在前面的话

  20221014日,适逢壬寅年九月十九圆通自在天尊慈航道人观音大士功果圆满、成道升天日。淮南市道教协会在山南新区城市国际中心会议室举行与时俱进弘扬优秀道教文化讲经活动。我在发言中说过两点,第一点,《道德经》公认的作者是道祖老子,根据现代的考证与研究,《道德经》历代都有完善修改,才最终形成我们今天看到的版本,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第二点,历来解读道德经的大智慧,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十个字包含深刻的哲理,今天我们上网去搜索一下,也会看到多种多样的解释。个人觉得“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能够用文字语言表达出来的“道”,不是真正的大道、天道。如果“道”可以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那就固化了、僵化了,也就不存在《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悟道在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教师讲的是师道师德;在座有经商做生意的善信要讲商道;作为官员公职人员讲为官之道;君王有帝王之道,否则就是无道昏君了,所有这些都体现了“道立于一、化生万物”,各行其道才是王道、大道。


道德经第三十一章原文与白话解释

1、夫佳兵者,不祥之器。

2、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4、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5、銛袭为上,胜而不美。

6、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7、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

8、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9、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

10、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

11、战胜,以丧礼处之。

1、最好的军队,是国家预防不测的机器。

2、物欲横流或许难免交恶,所以有道者不会处于无备之中。

3、君子安居时贵在培养战斗意志,而在战争中则应该贵在冷静。

4、军队,是国家预防不测的机器,不是君子一个人的机器,只有在不得已时才能使用。

5、依仗锋利的兵器偷袭为上,即使是赢得胜利也不光彩。

6、而喜欢用这种战术赢得胜利的人,往往是乐于杀人的刽子手。

7、一个乐于杀人的刽子手,是不可能实现统一天下的志向的。

8、稳操胜卷的战役需要勇猛,前途未卜的战役需要冷静。

9、偏将军的使用应当侧重勇猛,上将军的使用应当侧重冷静。

10、要激发战士处于视死如归的状态,鼓励战士多杀敌人,以哀兵的心态去感动他们。

11、赢得战争的胜利之后,以办丧事的礼节来庆祝胜利。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原文与白话解释

1、道,恒无名。

2、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3、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4、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5、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

6、知止,所以不殆。

7、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1、道,永远不显露其名份。

2、本源虽然微小,却能臣服天下。

3、王侯若能持守他,万物会自动归顺。

4、天地之气相合以降甘露,无人分配自然均匀。

5、万物开始有秩序就有了名份,既有了名份,人就应该知道自己不可逾越的限度。

6、知道人的限度而及时止步,就可以平安无患了。

7、譬如道引导天下万民归向自己,就好像河川疏导诸水流向大海。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原文与白话解释

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知足者富。

4、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1、知人长短者智慧,自知优劣者通明。

2、胜人者外显势力,自胜者内心超强。

3、知足者富有。

4、内心强大的践行者有志,不失其志向的所有者久,心死而精神不亡者寿。


道德经第三十四章原文与白话解释

1、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

2、恃之以生,作而不辞,功成不名有。

3、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

4、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于大。

5、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1、大道泛宏的能量啊,足可以左右万物。

2、恃待众生,而不自夸自诩,自然成功而不彰明昭著。

3、护荫万物,不以主宰自居,可以说微不足道。

4、当万物都依附归向他时,他仍然不以主宰自居,可以说名份巨大。

5、所以圣人始终不自以为大,这就成就了他的伟大。


道德经第三十五章原文与白话解释

1、执大象,天下往。

2、往而不害,安、平、泰。

3、乐与饵,过客止。

4、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5、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1、秉持大道自然之象,是天下人向往的地方。

2、去那里不会遇到伤害,反而得享安详、平和、舒泰的生活。

3、美妙的音乐与可口的佳宴,常使匆匆过客们沉溺不前。

4、当大道用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的时候,就平淡无味了。

5、看起来沧海一粟,听起来微不足道,用起来受益无穷。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原文与白话解释

1、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2、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3、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4、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5、是谓微明。

6、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将要收敛的,必是张之过度的。

2、将要削弱的,必是强大过头的。

3、将要废弃的,必是兴起过旺的。

4、将要夺取的,必是被迫给予的。

5、这些道理微妙而简明。

6、柔弱胜刚强的奥妙,犹如鱼儿离不开水,国家的锐利法器也是不可以示人的。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原文与白话解释

1、道,恒无为,而无不为。

2、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3、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4、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

5、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1、道,永远是无为的,因而无所不能。

2、王侯若能持守道的境界,万物将自然被感化。

3、在接受感化的过程中如果私欲发作,我便利用本源的道朴之器来安镇。

4、镇定于本源的道朴,欲望亦将逐渐断绝。

5、断绝欲望的心是平静的,天下便自然安定。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原文与白话解释

1、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2、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3、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4、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5、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6、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7、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8、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9、故去彼取此。

1、品德高尚的人无需持道德诫律,心中自然有德;道德低下的人将道德诫律挂在嘴上,因为他内心无德。

2、品德高尚的人以无为的境界而不刻意追求什么;道德低下的人追求道德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

3、大仁爱之人表现的仁爱不是为了得到某种目的;大正义的人追求正义往往为了实现某种目的。

4、大礼法之人注重的礼法如果得不到对方的相应,则恨不得抓住胳臂使人强从。

5、所以丧失大道才提倡品德;丧失品德才提倡仁爱;丧失仁爱才提倡正义;丧失正义才提倡礼法。

6、所谓礼法,不过表明了忠信的浅薄缺乏,其实是祸乱的端倪了。

7、有先见之明的人,知道社会上一旦礼法繁多,那么愚昧也就随之而至。

8、所以大丈夫宁可立身丰满的大道,不愿寄于浅薄的礼法;宁可执守大道的朴实,不愿寄于世俗的虚华。

9、据此而取舍。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原文与白话解释

1、昔之得一者:

2、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3、其致之也:

4、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

5、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6、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

7、此其以贱为本邪。

8、非乎?故致誉无誉。

9、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1、昔日获得阴阳未判一气混元者:

2、天可以清澈,地可以宁静,元神可以有灵性,川谷可以盈满,万物可以生生不息地繁衍,王侯可以使天下归正。

3、推而言之:

4、天没有清澈必将崩裂;地没有安宁必将混乱;元神没有灵性必将休亡;川谷没有盈满必将枯竭;万物不能生息必将绝灭;王侯不能使天下归正必遭颠覆。

5、贵是以贱为本体的,高是以低为基础的。

6、所以王侯都自称“孤”、“寡”、“不谷”。

7、以此来表明他以贱为本的态度啊。

8、不是吗?所以最高的荣誉无需赞誉。

9、因此不要追求晶莹如美玉,坚硬如顽石。


道德经第四十章原文与白话解释

1、反者,道之动。

2、弱者,道之用。

3、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1、物极必反,是道的运动规律。

2、柔弱甚微,是道的作用源泉。

3、天下万物生于自己的母体,而母体生于天地之始的无中。




QQ: 664285275 450957508  微信wxbgf1(最后面是数字1)

在线财神网淘宝店     技术支持: 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