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论坛精选 站内信息 流年运势 风水吉祥物

群经之首道德经八十一章原文与白话解释,长虹大师道德经解读第二部分:道德经第十一章至第二十章

发布时间:2022/10/20 点击次数:2109


群经之首道德经八十一章原文与白话解释,长虹大师道德经解读第二部分:道德经第十一章至第二十章

(本文作者是淮南市道教协会副会长,兼茅仙洞清天观秘书长王长虹)


道德经第一章至第十章 道德经第十一章至第二十章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至第三十章 道德经第三十一章至第四十章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至第五十章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至第六十章

道德经第六十一章至第七十章 道德经第七十一章至第八十一章



写在前面的话


  20221014日,适逢壬寅年九月十九圆通自在天尊慈航道人观音大士功果圆满、成道升天日。淮南市道教协会在山南新区城市国际中心会议室举行与时俱进弘扬优秀道教文化讲经活动。我在发言中说过两点,第一点,《道德经》公认的作者是道祖老子,根据现代的考证与研究,《道德经》历代都有完善修改,才最终形成我们今天看到的版本,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第二点,历来解读道德经的大智慧,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十个字包含深刻的哲理,今天我们上网去搜索一下,也会看到多种多样的解释。个人觉得“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能够用文字语言表达出来的“道”,不是真正的大道、天道。如果“道”可以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那就固化了、僵化了,也就不存在《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悟道在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教师讲的是师道师德;在座有经商做生意的善信要讲商道;作为官员公职人员讲为官之道;君王有帝王之道,否则就是无道昏君了,所有这些都体现了“道立于一、化生万物”,各行其道才是王道、大道。


道德经第十一章原文与白话解释

1、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2、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3、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4、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三十根辐条围成一个轱辘,中间有空车才能行进。

2、烧制粘土使其成为器皿,中间有空器皿才能盛物。

3、开凿门窗建造居室,中间有空居室才有光明。

4、所以有形对人们的利处,离不开无形的功用。


道德经第十二章原文与白话解释

1、五色令人目盲;

2、五音令人耳聋;

3、五味令人口爽;

4、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5、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6、是以圣人之治,为腹,不为目。

7、故去彼取此。

1、贪图五色令人不分皂白;

2、喜闻五音令人不纳忠言;

3、垂涎五味令人不品疾苦;

4、追逐田猎令人心意发狂;

5、难得之货令人图谋不轨。

6、因此圣人之治,只为充实内在,不为表面好看。

7、所以据此而取舍。


道德经第十三章原文与白话解释

1、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2、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3、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4、故,

5、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6、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1、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2、何谓宠辱若惊?当宠意外降临,得宠者欣喜若狂,失宠者惊恐万状,这就叫宠辱若惊。

3、何谓贵大患若身? 我之所以患得患失,是因为我跳不出自身的囹圄,假如我身心自由,我还有什么祸患呢?

4、所以,

5、人民器重的是能将自身融于天下的人,这样的人可以寄予天下;

6、人民爱戴的也是能将自身融于天下的人,这样的人可以托予天下。


道德经第十四章原文与白话解释

1、视之不见,名曰夷;

2、听之不闻,名曰希;

3、抟之不得,名曰微。

4、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5、其上不谬,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6、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

7、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8、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1、看不到图象,称着夷;

2、听不到声音,称着希;

3、触不到形体,称着微。

4、此无色、无声、无形之物无法用语言描述,只能称它为阴阳未判之混元一气。

5、它的上面不见光明,它的下面不见黑暗,实在是无法给它下定义,还是把它复归于无物吧。

6、这应该是无状态之状态,无物象之物象,这就是似无似有的恍惚。7、往前追溯不知何时开始,往后跟随不知何时结束。

8、掌握上古的自然之道,以驾御今天的生命之有,以感知上古的来龙去脉,这就是自然之道的纲纪。


道德经第十五章原文与白话解释

1、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2、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3、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4、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5、保此道不欲盈。

6、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1、古时以善为道的修行者,微妙之处来自玄修的通达,深不可识。

2、由于深不可识,只好勉强形容。

3、审慎啊如履薄冰;警惕啊怕扰四邻;虔诚啊恭敬如宾;和顺啊涣然冰释;敦厚啊犹如素朴;旷达啊虚怀若谷;混沌啊似浊不清。

4、谁能将混浊笃定使之徐徐清澈?谁能将僵死启动使之徐徐复生?

5、保此善道者没有欲望彰显自己道行的盈满。

6、唯有不彰显自己的盈满,才能在凋敝消耗中汲取新生的能量。


道德经第十六章原文与白话解释

1、至虚极,守静笃。

2、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

3、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4、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5、不知常,忘作凶。

6、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1、修道进入虚无至极的意境,安守宁静气定神闲。

2、万物在时空的隧道中行进,我可以反复观察它们的循环。

3、天地万物芸芸众生,各自都要归于它们的结果。

4、看到结果可以说是静的作用,只有静才能了解生命的真谛,生命的真谛就是发展的规律,了解发展的规律才算通晓明白。

5、如果不知道发展规律,妄作非为自然带来凶险。

6、知道发展规律才能包容一切,包容一切才能公正豁达,公正豁达才能完整周全,完整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符合自然就是遵循大道,遵循大道才能长治久安,终身都不会感觉到不妥。


道德经第十七章原文与白话解释

1、太上,不知有之。

2、其次,亲而誉之。

3、其次,畏之。

4、其次,侮之。

5、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犹兮其贵言。

6、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1、最高明的,以无形的意念力让人感从。

2、次一等的,以美誉的亲和力使人随从。

3、次一等的,以持有的威慑力令人顺从。

4、次一等的,以下流的控制力逼人屈从。

5、信力不足的,自然有不信他的,尤其是那些将语言的力量看得过重的。

6、成就天下大业之后,百姓都会说“我们成就这样的人是自然的”。


道德经第十八章原文与白话解释

1、大道废,有仁义。

2、智慧出,有大伪。

3、六亲不和,有孝慈。

4、国家昏乱,有忠臣。

1、大道废弃了,才出现仁义。

2、智慧出来了,才伴有大伪。

3、六亲不和了,才大讲孝慈。

4、国家昏乱了,才呼唤忠臣。


道德经第十九章原文与白话解释

1、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2、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3、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4、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另有所属:

5、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1、绝弃圣智的虚名,民众利好提升百倍;

2、绝弃仁义的渲染,人民复归自然孝慈;

3、绝弃巧利的行为,盗贼无有可乘之机。

4、达此三绝者超越了文字表述的不足,所以另有归纳:

5、只有秉承外表简素内心纯朴,不断减少私心降低欲望的人,才能真正领悟绝弃学识的无忧境界。


道德经第二十章原文与白话解释

1、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2、荒兮,其未央哉。

3、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4、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

5、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6、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7、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8、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9、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1、诚受与迎合,区别在哪里?美因与恶果,相背在何处?人所敬畏的,不敬畏行吗?

2、心田若是荒了,就不能安定灵魂的归属。

3、众人都喜欢表面形式上的熙然,如组织盛大的祭祀活动,如春风得意般登上欢乐的舞台。

4、我们独似一潭清水澄澈不兴,心境混沌的像初生婴儿般的天真,随遇而安啊,好象无所谓自己的归宿。

5、众人都愿意追逐于多余的欲望,我们却好象遗失了贪婪的包袱。我们憨厚若愚的心灵啊,混沌而无暇。

6、世俗之人昭然若示,我们却昏然庸陋。世俗之人明察秋毫,我们却呆闷混饨。

7、恬淡啊象深邃无际的海,飘逸啊象无拘无束的风。

8、众人皆有自己的专长,而我们却显得冥顽而且鄙啬。

9、我们尤其异于常人的可贵之处,就是吸取哺育万物的母能量。


QQ: 664285275 450957508  微信wxbgf1(最后面是数字1)

在线财神网淘宝店     技术支持: 讯网